水體大小及周圍地形,種植株高均等的軟葉刺葵或等高的巖海棗,柔軟鮮綠的葉隨風拂動,如一把把梳子在為水體梳妝打扮,水面波光粼粼,兩者交相輝映,亮麗迷人。如將兩種株高的毛凍椰等距相間種植于水體邊,則自然形成一道波浪線,有延伸水體的功能。掌狀類型的棕櫚植物質感硬、粗,如大果巖棕、菜棕,植于水體邊,既能反襯出水體平湖似鏡、寧靜安逸,又能體現(xiàn)出植株的剛勁挺拔。廈門植物園在水庫邊列植絲葵、大絲葵,已構成該園的標志性景觀。
山石配以棕櫚植物是一種最佳的虛實表現(xiàn)手法,兩者能相映成趣。例如在山石腳前種穗花軸櫚,因其楔形裂片的掌狀葉樹冠簡潔明了,不但不會喧賓奪主,反而形成了活潑的景觀,增加了山石的靈氣--仿佛是和該植株從地下一同長出。
在建筑物前種植棕櫚植物,可以遮掩建筑物生硬的直線條、棱角,尤其種植質感軟的棕櫚植物,如軟葉刺葵,還能起到柔化作用。在草地與建筑物之間種植麥氏皺籽椰、黃椰等中型叢生型棕櫚植物,還能增加景觀層次,起到良好的過渡作用。質感硬的大型棕櫚植物,如俾斯麥棕,種于高大的建筑物前則能增強建筑物宏偉的氣勢。
1.5 呈現(xiàn)獨特的觀賞功能
棕櫚植物有很高的觀賞價值,其大、中型種類多可用作主景植物,中、小型種類多可用于盆景。它們能廣泛用于道路、公園、庭院、學校、醫(yī)院、工廠及生活小區(qū)等處,F(xiàn)對常見種類以及還不常見但具極高觀賞價值的種類列表于后。
1.6 巧具果、香的魅力。
棕櫚植物不但能綠化、美化、彩化,有的還能香化,如香桄榔;有的則能果化,如椰子。相信每一個見到椰子樹上所結的椰子果的人不會不為之食欲大增。
1.7 表達特有的人文意境。
棕櫚植物早為古人所稱頌。唐朝詩人沈栓期到騅州(今越南義安省),就寫了《題椰子樹詩》:日南椰子樹,杳裊出風塵。叢生雕木首,圓實檳榔身。玉房九霄露,碧葉四時春。不及涂林果,移根隨漢臣。宋朝大詩人蘇東坡到儋州(今海南儋縣),就寫了《詠檳榔》詩:異味隨栽向海濱,亭亭直干亂枝分。開花樹杪翻青籜,結子苞中皺錦紋?莎燄噾严阕酝,能消瘴癘暖如熏。堆盤何物堪為偶,萎葉清新卷翠云。蘇東坡在游謝氏廢園寫道:仰首檳榔樹,玄鶴舞長,簡直被檳榔的英姿迷住了。他喜愛椰子,甚至做椰子帽戴,自得其樂地吟詠起來:自漉疏巾邀醉客,更將空殼付筑師,更著短檐高屋帽,東坡何事不違時。他超脫了世俗禮儀束縛,達到了人與自然融合的境界。遺憾的是由于引種馴化方法較為落后,使得棕櫚植物在傳統(tǒng)園林中應用甚少。實際上,棕櫚植物有很強的意境表達功能。大型棕櫚植物常能表現(xiàn)出宏偉的氣勢,其中質感硬的俾斯麥棕、貝葉棕、菜棕等則還能表達堅韌不拔、不屈不撓的精神。絲葵、大絲葵的葉裂片之間有顯著的白色卷曲的絲狀纖維,能給人一種遐思萬縷的感受?兹敢娜~為大型的二回羽狀復葉,長6四,寬4m,向上伸展,似孔雀開屏,體現(xiàn)出氣度非盡、胸懷坦蕩;刺瓶椰的莖密布刺而充滿了神秘色彩。大絲葵的枯葉裙